在建国60年的时间里,台球厅也是热门一时的娱乐场所之一,尤其是男人们都十分乐衷于此项娱乐,毕竟当时可不是所有人都阔绰的可以去迪厅放松身心、找乐子去的。特别是1995年到1998年,这段时期可谓是中国台球市场的一个高潮期。当时的街道两边、集贸市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是台球厅,到处都是台球桌,那时台球一度成为了全民最热爱的运动。
直到1998年之后,台球热才开始回落。但凡在九十年代打过台球的人都会记得这样的画面:潮湿的地下室、湖南的灯光、难闻的气味、烟雾缭绕的房间,以及那有着烟痕累累的台球案子。这些年来,这样的台球厅简直已经绝种了,可是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如此的设施已经很“豪华”了。不光如此,那时的台球厅还有一项“功能”,那便是打架发生率最高的场所,从现在的电影电视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台球厅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可是悲哀的是竟然是被如此的“丑化”了,不过还好当丁俊晖赢得第一块金牌的时候,台球事业也终于翻身了,台球厅也正身了!
在60年来的娱乐场所中,录像厅可能是最不起眼但却最普及的娱乐场所,在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街边录像厅的镜头,大音箱传出香港武打和枪战片的声音,杂乱浮躁中,藏着深沉而寂静的诗意,今天的许多导演、影评人和文艺青年们,当初就是在这烟雾缭绕、充满各种奇怪味道的录像厅,完成了最初的文艺启蒙。
录像厅往往狭窄、封闭,但在录像厅里每天上映的故事,却多充满侠义,打抱不平和爱恨分明,让录像厅无形当中成为理想主义的一个符号。如果通过录像厅的角度去分析一代年轻人的性格,会发现很多微妙的联系。比如1970年代人的少年时代,正是录像厅风靡的时候,这一代人敏感、忧郁、不擅表达,但内心却大多浪漫、充满幻想,这种性格的形成,是不是和录像厅的独特环境有关?
街头卡拉OK消失了,那些曾经在电影院门口、广场上、马路边搭起一台电视、架起两个音箱就可以开唱的街头卡拉OK,如今衍变成了大城市里的“钱柜”、“麦乐迪”,一元钱唱一首歌也变成了一两百元一小时的高档消费。但无论怎样?卡拉OK把娱乐门槛降低的功劳不可埋没,卡拉OK厅是打开中国人释放情感的一个渠道,在卡拉OK厅,人人都可以当歌星,无数可以和着伴奏将歌曲唱到以假乱真的人们,获得了其他娱乐方式所不能代替的愉悦。
有人的地方就有酒吧。在西藏和新疆这样以传统风俗为主的地方,到了夜间也会找到和北京三里屯一样热闹的酒吧了,酒吧成为现代人打发夜间时光的重要场所。起源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的酒吧,对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中,也有着到酒肆买醉的种种传闻轶事,因此,酒吧在中国的遍地开花,也就不显得那么奇怪了。
由于消费偏高,加上夜生活的丰富,中国虽有随处可见的酒吧,但真正的酒吧文化尚未成熟。
胶东头条客户端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