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周婷玉)19岁的龚桂林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在医院的大厅内来回走动,支撑他行走的是穿着旅游鞋的两条假肢。
和这个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小伙子一样,还有许多地震伤员在医院内得到康复治疗。据了解,目前四川还有700余名伤员在3个省级医疗康复中心和6个市、州级医疗康复分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已有1.2万余名地震伤员经康复治疗后出院。
“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伤员重新站起来,走出去,这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成就的体现。”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元峰说。
康复医学是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也是我国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卫生部医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1983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后更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成立全面拉开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帷幕。迄今全国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和超过半数的二级医院都设立了康复医学科。
为了推动康复服务走近每位残疾人,我国不仅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同时还通过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实施重点康复工程等方式,提高我国康复服务能力和范围。
中国残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1.9万多个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已为1330多万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
同时,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截至2007年,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学校教育机构已发展到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辅设特教班有2803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达到58万人。2007年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70%以上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0万例、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10万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3万名、肢体残疾矫治手术1万例、装配假肢和矫形器8万例、聋儿听力语言训练8万名、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10万名、肢体残疾人系统训练12万名,帮助480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