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儿童斜视,或许被诊断为需要手术,也或许可以通过眼部肌肉的康复训练纠正回来;
一例习惯性脱臼,或许会被诊断为需要手术,也或许可以通过韧带的康复训练改善;
一例中风患者,在进行溶栓或手术之后,无缝衔接的康复极有可能让他行走如初……
“过去人们觉得康复是看护、照顾,没什么技术含量,现在慢慢认识到康复是一门科学。”6月2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小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康复做得好就能显著减少后遗症,最直观的是能大大减少人的痛苦,让人活的有质量,有尊严。
康复医学既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健康中国建设必须进一步重视。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至少设置1所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
“在ICU里的患者,生命体征刚平稳,就用专用的康复床让患者站立起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王小宁说,以前救治想着一件事——把人救活,现在还要多想一件事——激活抗重力肌群、实现身体机能高效恢复,叫超早期康复。
国内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仍较落后、起步晚。一些顶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04年才开始。
“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康复医疗研究起步较早,有着与各个医学科学衔接、交叉的系统研究与实践体系。”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例如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之后,躺在床上一周肌肉就开始萎缩了,需要康复,烧伤患者接受切痂手术之后,也需要特别的康复,才能更大程度恢复如初……
正因为如此,八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中两次提到了多学科交叉,要求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可见,康复医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要“瞄准前沿”,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最理想是能使康复医学与其他各医学学科达成无缝衔接,融入到整个医疗体系的考量之中,做到“贯穿全过程”。
《意见》中提出的“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备受业内关注。
“让一级、二级医院承担一部分后期的康复任务,与三甲医院形成互补,从结构上来讲是合理的。”王小宁说,由于康复的特点是时间长,如果集中到大医院,床位占得非常厉害,通过这一转型将部分患者分流到一、二级的医院,有助于现有资源的统筹利用。
医院专项之外仍需要看到,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是非常不足的。“以往一般医科大学不太开这种专业,康复被认为是护工、照护等技校、专科学习的办学领域,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可以说是奇缺。”王小宁说。
因此,在《意见》中特别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提出到2022年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要求从教育、培训、储备三方面加强人才能力建设。
“现行的人才培养和培训理念应有所创新,在培养内容上也应该更人文化、细节化。”董亚峰认为,无论是疾病康复还是老年康复,都要较长时间打交道,因此文化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要考虑在内,而包括褥疮管理、大便管理等都是非常细节的问题,培训也应有更强的针对性。
“大医院的康复科有很专业的专家,可以采取帮扶带的方式培养基层人才,通过远程方式通过视频指导,他可以像一个教官,远程纠正康复动作标准不标准,这也将是一个趋势。”王小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