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4月22日(星期四)下午2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樊卫东介绍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我国老年人群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请问此次建立门诊共济机制对老年人有哪些保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最多考虑的群体。应对老龄化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包括老年服务体系,包括老年津贴保障制度,包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包括各种适老化的措施。这次门诊保障机制改革也是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出发,以老年人作为最突出的人群做的制度考量。
大家知道,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命题,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也很突出,一方面人口基数非常大,第二方面进程非常快,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就医疗保障来讲,老年人口的疾病有自己的特殊需求,一方面是慢性病比较多,第二方面是对保障的需求也有一些很特殊的要求,比如在门诊、住院都有一些慢性病需要解决。中央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国家的战略部署,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医疗保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这一点,也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包括采取多种措施健全保障体系,提升他们的保障水平。这次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健全门诊保障机制,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注重提升他们的保障水平。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提升门诊保障,健全保障机制的时候,我们提出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以50%起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在此基础上对退休的老年人再给予倾斜支付。就像刚才陈金甫副局长介绍的,当改革落地之后,门诊保障机制全部实施的时候,我们初步估算,这一项制度可以为退休人员减轻门诊费用负担将近1000亿元。
第二方面,老年人特殊需求特殊对待,老年人的慢性病、特殊疾病的发生率、发病率比较高,这部分人群的疾病风险要比年轻人高很多。在门诊保障机制健全的过程中,在普通门诊保障健全之前,我们已经专门针对这些需求建立了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的保障机制,把一些治疗周期长、费用比较高、对健康损害比较大的疾病,在门诊发生的费用,用统筹基金支付。这次健全门诊保障机制,专门提出要进一步增加纳入门诊慢病、门诊特殊疾病的病种,用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特病保障加强了,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也就是说改革过程中,这部分人群受益程度会更大,受益面更广。
第三方面,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机制,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拓展,可以家庭共济。老年人参加职工医保的子女们个人账户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使用,实行家庭范围内的共济。在这之外,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要发挥制度机制的外部作用,通过促进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健康管理,规范慢病管理这些外部的制度机制健全,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在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的便捷性,就近获得高质量的服务,综合提升他们的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