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3年的欧洲电影来说,因为拜好莱坞编剧罢工、生产进度受挫之赐,也许可说是“加速度恢复”的一年。在疫情中度过了艰难的三年后,市场出现了新的转变,不仅票房得到一定增长,而且电影院有了更多的空间放映艺术电影、小电影和本土电影;中老年观众也在重新集结、返回电影院。这些表现,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看到了西班牙2023年拍摄的新电影《一间自己的浴室》。笔者并不确切了解这部影片在西南欧洲本土的市场成效,但可以肯定,它在欧洲电影的恢复之年面世,并被选送参加“金爵奖”的主竞赛单元,这一切看来都不是偶然的。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年过六旬的安东尼亚本是一位模范家庭主妇,她的日常无非是洗衣做饭,整理内务,每天起早贪黑,整日忙忙碌碌,为丈夫提供可口的一日三餐,也为家庭奠定和谐的滋味氛围。对于这一切,安东尼亚已习以为常,丈夫奥博托更是置若罔闻。然而,突然有一天,安东尼亚发现了自己的特殊嗜好:对浴室写作情有独钟,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一多少有些恣意怪诞的行为既为她带来了心灵的释放,也为她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人的形态面貌为之一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安东尼亚终于活出了自己的样子,活成了精神的神仙。看着她骑墙跨板地窥视人群,神秘兮兮地走进一家家隔壁邻居的浴室,时常坐在马桶盖上忘我地奇思异想、挥笔如麾,我们几乎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应该说,编导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在近似魔幻的叙事铺展中,揭开了现代老年生活的多棱镜。家庭成员之间的罅隙在所难免,只是由于“视觉的瘫痪”而常常遭到遮蔽。所幸,丈夫奥博托倒并不如是蒙昧愚笨。面对安东尼亚的变化,奥博托由诧异而警觉,由无奈而伤感,由怀疑而恼怒。影片纡徐从容地展示了家庭生活的这些纹理。接踵而来的持久矛盾和剧烈冲突更是令人忍俊不禁:奥博托断然将男帮工鲍勃赶出家门,无故追打提供浴室方便的邻家青年,煞有其事地训斥妻子的朋友孔奇,最终与爱妻一言不合、反目为仇——夫妻生活由此陷入危机。
有的评论说,导演露西亚·卡萨尔·罗德里格斯关心女性的生存境遇,创作了一部为女性张目的女性主义影片。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位上了年纪的观众,我还看到了影片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如何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各不同的老年个性,这种理解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不计条件的。众所周知,因为自然规律的作用,老人们慢慢退出了社会工作岗位,家庭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精神港湾,一些人为应对枯燥和单调还慢慢生成了自己的癖性和嗜好。它们可能是“一间自己的浴室”,也可能是与老友交往、四处交游、埋头写作……只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丰富老年生活,都应该得到尊重。
现在的问题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且不说他者对于老人常常产生误解,老人本我之间的包容理解也常常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难题。这其实是一个带有世界性普适性的共同问题。但是由于市场的商业性作祟,电影很少主动将它们作为主题来表达(因为电影主体观众是20—35岁的青年群体)。
实际上,电影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群众性,甚至可以说是全民性。电影从十九世纪末诞生以后,几乎成为世界大众共情同乐的主要艺术形式。但不知何时起,电影慢慢演变成了青年人的专利,个中的原因相当多元和复杂,且全球几无例外。不幸的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没有让这种状况得到改善,反而由于影像传播矩阵的构筑,进一步扩大了年龄壁垒,把中老年观众挡在了电影院的门外。
以我国为例,2022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9.8%)。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5.2亿。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老年人精神艺术生活的相对匮乏,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但是,中老年观众题材内容的影像观照尚缺少充分重视。市场大数据和票房算法的加持,更是让这种倾向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上适合老年人观看的电影题材一直较少,影院的设施建设、购票服务、价格机制和时间安排等也跟不上老人的实际需要,因此老年人走进影院的概率一直较低。
同时,由于过分依赖人工智能和数据算法,学界和业界对于老年观众市场的变化也不甚了了,对老年观众影像喜好的研究几近空白,一些地方曾出台吸引老年观影的优惠措施大都无疾而终,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空转和循环。
而罗德里格斯不仅敏锐地感受和提出了这个属于世界性的共同话题,而且试图认真对待和解答。影片的后半部着意留出足够的篇幅,让一度自矜的奥博托富有层次地省察反思,直至主动地跨进“浴室”,与安东尼亚互诉衷肠、重归于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终须心药治。”这个明朗温暖的煞尾,像一股清风,也是一种示范,锚定了人类社会共性共情共鸣的潜命题,提示全世界对于现代老人的精神生活给予更多的悉心观照。由此,让这部算不上“鸿篇巨制”的西班牙“小电影”,便具备了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何况它既魔幻、又现实,既戏谑、又耐看呢?(李建强)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