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议把药品有效期改成黑色字体”这一话题冲上热搜榜。事情起因是有网友发帖吐槽,“不明白为什么药品的有效期要弄成浅色字体,年轻人都要找准角度光度才好不容易看清楚,何况是老人家……”帖子很快引发广大网友共鸣,“每次找日期都要上下左右看好几遍”“年轻人眼神好找起来都不是很快,老年人很难看得清楚”,甚至有网友称“买到药第一件事就是在盒子上拿笔再写一遍保质期”。(12月25日 《法制日报》)
现实中,除了药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看不清、难以找到之外,药品说明书内容繁多、字小如蚁、用词生僻等问题也长期饱受诟病。不少人呼吁,建议积极适应老年社会需求,适时对药品包装和说明书进行改进。
其实,此前首批适老化药品说明改版已上市,并且在2024年9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第三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说明书字数仍超过3000字、部分句子过长难以理解、用词较为专业化……这也正说明,药品说明书改进如果止于将字体放大,老年人的用药障碍依旧无法解决。
实际上,“药品适老化”已不是第一次成为热点话题,为何其进展如此缓慢?首先,修改说明书必定会增加药企成本,且修改前后药品销量不会产生大幅度改变,因此药企并不会主动修改;其次,由于监管的滞后性,未对其进行强制性规定;并且老年人的说明书使用环境较为复杂,阅读习惯可能会受到方言、口语的影响,说明书难以全面适应其行为习惯。
“药品适老化”亟需提进。不仅要让老人“看得见“,更需要让他们”看得懂”“看得清楚“。说明书的呈现形式不应当局限于文字,适当地使用图片、色彩等更有利于老人阅读。同时,说明书的信息应当分类呈现,可以使用”简易版“与”普通版“两种说明书,帮助不同群体能迅速便利地获取契合自身需求的药品说明书。当然,我们不仅需要推进“药品适老化,更应当助力”适老化“向”无障碍化“转型,便于更多使用说明书,例如利用”电子说明书“等拓展信息服务的内涵,使药品说明书更加”智能化“。
“药品适老化“的推进改造不仅有助于保障的用药安全与便捷,也体现社会对其的关爱。希望药品说明书能够更加通俗易懂,别让”说明书“成为老人用药的障碍。